主页 > 珠宝鉴赏 >

专题:中华古代玉器赏析(2)

 

 


    玉琮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雷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汉代玉琮已不再制造。
  宋以后出现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玉琮
  良渚文化
  白玉质,有浅黄色斑,器高一节。边棱处隐起人面像,眼圆,有重圈,嘴阔。用弧线勾画出圆胖脸型酌两颊轮廓。头上以阴线刻变形的冠状装饰。如此写实的人物画像,在良渚玉器中是比较少见的。良渚玉器的琢治是依*竹片、竹筐,皮革、石英颗粒、鲨鱼牙等非金属工具完成的。因此,在锯切时往往在器表留下弧线琢痕;钻孔采用圆管对钻技术,孔径外大内小,并留有旋纹;孔内常常留有台痕,兽面纹上的重圈眼是由八九条直线环接而咸,外圈则是由小圆管琢磨而成的。
  
  玉琮
  商
  长6.6厘米
  估 价:RMB 30000—50000
  玉质全部浸蚀。射较矮,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朗,是商代典型玉琮造型。
  
  玉琮
  周
  高6厘米
  估 价:RMB 12000-22000
  青白玉,多黑褐色沁。大孔,矮射。外壁平素无纹。此器是周代玉琮的典型模式,玉质润泽,做工精湛,琢磨光滑。后人出于惜爱之情,特配以盖、托。
  
  玉琮
  周
  高11.6厘米
  估 价:RMB 18000-25000
  青玉,多沁蚀。分别以四棱角为中线,刻3组简化神兽纹。<周礼》上说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祭祀用具。有学者认为,玉琮酌功能远远超出了祭祀土地。玉琮通过很小的体积,把中国上古时期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和地,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即天梯。在绝大部分琮上有动物图像,表示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因此,可以说玉琮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
  
  白玉云纹琮
  明
  4.5×4.5厘米
  估 价:RMB 25000
  白玉琢制。矮射,孔大壁薄,委角。外壁阴线刻勾连云纹。料好质精,虽系仿古器,但做工及纹饰朗显带有时作玉特色。其风格与早期玉琮迥然不同。
上一页专题:中华古代玉器赏析(1) 下一页专题:中国古代玉器赏析(3)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客户留言
CTA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技术监督大楼.
深圳实验室:深圳市罗湖区贝丽南路48号金丽豪苑鹏利阁13楼B座.